21 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22 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23 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进前来,求他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24 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25 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26 他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27 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28 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
马太福音 15:21-28
Q & A:
- 耶稣与迦南妇人的互动如何揭示了上帝对其选民的关爱和对所有人的计划?“小狗 “一词对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关系有何暗示,对我们今天的多元文化互动有何意义?(马太福音15:21-28)
- 作为神的儿女,理解我们的身份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和与他人的互动?我们如何在祷告和向神请求时展现像叙利亚-腓尼基妇人那样的大胆信心?米非波设的故事教给我们关于神的恩典和我们在祂家中的地位是什么? (约翰福音 1:12-13; 马太福音 15:27-28; 撒母耳记下 9:6-8, 11)
- 当我们向神祈求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我们的心与神的旨意一致?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时刻,我们怎样才能积极地用信心取代恐惧?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到并接受自己作为上帝儿女的身份,有权享受祂为我们带来的祝福?(雅各书 4:1-3;提摩太后书 1:7,腓立比书 4:6-7:申命记 8:17-18)
Summary:
本周的讲道将探讨上帝的信实,这体现在祂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中,以及这种信实如何延伸到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所有信徒身上。在马太福音 15:21-28 中,耶稣与一位迦南妇人的相遇凸显了信仰是超越文化界限的。虽然耶稣最初关注的是犹太人,但祂最终展示了对所有人的包容和爱。亚伯拉罕之约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祝福,确认我们都是永生上帝的儿女。正如大卫对米非波设的仁慈一样,上帝寻求恢复和救赎那些相信祂的人。作为今天的信徒,我们被鼓励大胆地接近上帝,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得到祂的应许和供应。这则信息让我们更加确信,上帝对祂所拣选的子民的信实邀请我们所有人分享祂的恩典,让我们在祂的餐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成为祂家中受珍视的一员。